高起点开局 高标准推进 濮阳县圆满完成村“两委”换届工作

_DSC0509.jpg



截至26日,濮阳县990个行政村全部完成村两委换届经此次换届,全县共选出村“两委班子成员5987人,平均年龄42岁,较上届降低8.74岁;高中及以上学历4971人,占比83.03%,较上届提升38.56%;有致富带富项目人数5652人,占比94.40%990名党支部书记按照法定程序,全部实现一肩挑,平均年龄48.36岁,较上届降低4.41岁;高中及以上学历900人,占比90.91%,较上届提升33.94%;有致富带富项目人数实现100%;全面完成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结构一升一降一强目标,选出了新活力新气象,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强人才支撑和组织保障。


001.jpg


精心谋划部署,做到四个在前谋划部署在前。县委召开全县换届准备工作部署会议,明确了要抓好建立组织、营造氛围、摸底调研、严优并重、严格程序和巩固成果六项基础工作。物色人选在前。着力从退伍军人、大学毕业生、外出返乡务工人员、本土致富能手、外地驻濮创业人员、机关干部、后备干部和原村干部八类能人中物色人选,摸排6193名年富力强、综合素质高、敢于作为的意向人选,为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奠定坚实基础。整顿转化在前。对照存在宗族宗派势力影响、社会治安和信访矛盾问题突出等情形,排查出36换届重点难点村,落实四个一包联机制,硬起手腕开展集中整顿工作,切实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宣传引导在前。录制8部《濮阳县村两委换届党支部书记风采展播》系列宣传片,利用网站、微信等各类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树立鲜明选人用人导向;制作换届宣传音频,利用村级广播站分早中晚三次循环播放,营造浓厚换届氛围;印发1400余份《关于严厉打击破坏村两委换届选举行为的通告》,张贴到每个乡(镇、办)、每个村的醒目位置,形成强大震慑力。


002.jpg


凝聚工作合力,做到“四个强化强化党委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副市长、县委书记任组长的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先后召开5次常委会,专题研究村两委换届工作,确保换届工作稳步推进。强化基层责任担当。县委明确把村级组织换届作为考验乡(镇、办)党(工)委书记综合素质和处理疑难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要求22个乡(镇、办)党(工)委书记逐人签订换届工作承诺书。强化各级工作合力。建立联乡包村责任制,确保每个乡(镇、办)、村都有1名县级干部和1名组工干部分包,乡(镇、办)领导班子成员明确分工,具体负责所辖村换届选举工作,形成换届工作攻坚合力。强化牵头统筹力度。县委组织部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部长办公会4次专题研究村两委换届工作,2次听取人选指标落后乡(镇、办)换届进展情况,并重点难点村换届工作进行逐村研判通过召开区域推进会、听取进展汇报、入走访座谈等方式,切实掌握工作进度。


003.jpg


拉高工作标杆,突出“四个聚焦组织推动聚焦整体性。根据换届工作进度,建立即时研判机制,绘制各类统计表,采取日报和周报相结合的方式,对各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定时向主要领导报送,为换届决策部署提供有力参考作为各乡(镇、办)换届质量优劣的重要依据。执行政策聚焦规范性。换届选举的重点环节程序和内容实行“六统一、六规范确保法定程序不变通、规定动作不走样、应有环节不减少资格审查聚焦严肃性。对照“九不能、七不宜标准,联合纪委监委、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公安等部门,对意向人选和非意向人选提名的候选人进行逐人过筛子督导指导聚焦全面性。县换届办对全县22乡(镇、办)进行“推磨式指导,通过听取进展情况汇报、逐村查看换届样板村、实地观摩正式选举等方式,为推进换届选举工作精准把脉、校正偏差,确保进度和质量。县换届办下设6专项指导组,重点针对换届选举程序、矛盾风险化解和资料整理归档等各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专项指导,确保换届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


006.jpg


坚持立足长远,落实“四个到位”新老班子交接到位。制作《致全县离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慰问信》《致全县新任村党支部书记的一封信》贺卡,置办离任村党支部书记主题纪念品,促进村“两委”新老班子顺利交接。岗前培训赋能到位。围绕政策条例、工作职责、组织建设等内容,培训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990人次,新任“两委”委员3353人次。配套组织建设到位。及时推选村务公开监督委员会、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调整集体经济、民兵、调解等工作机构,做好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换届工作。制定发展规划到位。换届结束后,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制定5年发展规划,为未来村集体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